声明: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榜:(ID:newrankcn),作者:云飞扬1993,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短剧正在成为各大平台的“流行炸鸡”。
近日,微信视频号加热工具内部测试支持小程序微短剧的挂载,从业者可以直接在微信上付费推广短剧。从推出短剧专区到支持短剧付费推广,微信正在加快对短剧开放10亿日流量池。
据中国商业产业研究院估计,2024年国内短剧规模将超过504.4亿元,而艾媒咨询则更加大胆。市场规模将达到1006.8亿元。
短剧爆炸,大厂开卷。快手、抖音、腾讯、爱奇艺、优酷等平台纷纷结束,加入财富盛宴。
各大平台如何布局短剧?背后藏着什么?商业思考?让我们今天做一个盘点。
短剧爆发,平台结束
一个新行业,首先要竞争的一定是谁先开始。
短剧的前身已经出现了。早在2018年,快手达人“御儿(御梦)”就尝试拍摄5集短剧《锦鲤传奇》,而爱奇艺则开启了“垂直屏幕控制剧场”,推出了《生活对我开始》等热门垂直屏幕短剧。之前网文平台拍摄的引流短剧在内容形式上已经无限接近现在的短剧,还出现了歪嘴龙王的非凡爆款。
快手是第一个发现短剧价值的人。2019年,快手成立“快手小剧场”,发布短剧激励计划“光合计划”,正式布局短剧业务。第二年成功举行第一金剧奖也是行业内的一个奖项。第一由头部平台发起的短剧奖。
也在快手的推动下,短剧迎来了第一《这个男主有点冷》、《长公主在上》等爆款短剧相继孵化。
其次是抖音。2021年2月,抖音邀请了一些明星制作平台上的第一部短剧《梦想吧!晶晶,累计播放量超过2亿。同年4月,抖音推出了短剧专项激励计划“新计划”和“数千万热门剧乐部计划”,开始加快短剧业务。
爱优腾芒等长剧平台也几乎同时关注短剧行业。2019年,优酷推出“迷你剧场”,芒果电视发布“大芒计划”。2020年,腾讯视频推出垂直屏幕连续微剧品牌“火星剧”和支持精品微剧发展的“火星计划”,宣布将投入10亿资金和100亿流量支持微剧业务。
2021年底,芒果电视推出独立应用"大芒”
爱奇艺的反应有点慢,直到2022年,爱奇艺才开始“云腾计划”,准备挑选一批高质量的IP进行短剧开发。
随后随着短剧热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进来。
腾讯选择一手IP、一手流量。
2023年12月,腾讯的阅文发布了“短剧星河孵化计划”,希望通过100个IP改编、1亿元基金和AIGC,加快短剧产业布局。同月,阅文的独立短剧应用程序“奇迹短剧”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近日,微信推出短剧区,用户搜索“短剧”等关键词就可以看到短剧展示页面,可以按照“甜宠”、“热血”、点击“幻想”等条目观看第三方小程序的短剧。此外,微信刚刚测试了短剧的付费推广功能,使短剧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微信用户。
微信作为日活10亿的流量平台,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对短剧行业产生重大影响。2022年,小程序短剧第一轮大爆发源于抖音开放跳转微信小程序,连接抖音、微信两大流量池。
就连稍显沉默的腾讯微视也准备进入短剧,于今年2月与QQ短视频和腾讯内容开放平台联合发起短剧招聘计划。
百度选择多线作战。
除爱奇艺外,百度旗下的百家号、好看视频早早开始布局短剧业务。
2021年2月,好看视频制作了15集微短剧《发光大叔》。2021年10月,百家号推出了微短剧孵化计划“破壳计划”。目前,百度应用 、所有好看的视频App都推出了“短剧”频道。
淘宝的短剧布局更多的是从电商业务入手。
2023年双11前夕,淘宝推出了多部品牌定制短剧,如《惊奇故事》。2023年底,淘宝在二级页面新增短剧板块“剧场”,引入各种短剧内容,希望增加淘宝用户留存率。
值得注意的是,喜马拉雅,知乎,B站、映宇宙、咪咕等更多平台也纷纷布局短剧产业。
喜马拉雅作为音频领域的领先平台,专门成立了专注于短剧业务的控股子公司喜豹,并发布了“喜莱坞计划”,打开喜马拉雅的IP版权池,吸引外部合作伙伴创作短剧。
通过知乎短故事实现业务增长的知乎,提出了短剧版权的想法。知乎高级张荣乐副总裁宣布,知乎将与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短剧版权合作。
哔哩哔哩依靠创意UP创作了很多哔哩的短剧。从“导演小策”的《马小策梦游江湖》到兔猴文化制作的《不思异》系列,都有着与其他平台截然不同的短剧气质。近日,《热腾腾的华丽转型》等小程序短剧在“哔哩哔哩小剧场”上线,用户可以付费观看,这似乎意味着哔哩哔哩对短剧业务的新尝试。
可以看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进入,一场“诸神大战”即将在短剧行业开始.
卷IP、拼流量,
平台开启了短剧争夺战
玩家下场后,剩下的就是硬实力竞争:拼IP、拼现金,拼爆款,拼制作,拼流量。
IP是短剧行业的核心。为了解决短剧的内容供给问题,平台们聚焦在线文本平台上。
早在2020年9月,葵就与网络平台米读短剧IP开发达成了战略合作。tiktok的“新计划”也是为了向短剧创作者开放番茄小说的IP版权(番茄小说是tiktok集团的在线平台)。到2022年6月,西红柿小说只是直接成立了一个短剧部门。
此外,影视IP也可以改编成短剧。例如,在2024年春节期间,抖音推出了衍生短剧《变相游戏》和电视剧《去》改编的短剧《我的归途有风》有风。
主要平台正在加速进入产业链的上游,希望为短剧准备更多的IP版权库。目前,腾讯的文本阅读拥有中国最大的在线文本IP版权库,而抖音的番茄小说具有良好的IP改编成功率。
无法完成商业闭环的行业都是空中楼阁,各大平台早就开始探索短剧商业模式。
爱友腾芒这些长剧平台基本上延续了网络大学网络剧的分账方式,即平台根据短剧的点击观看情况,从规则框架内的会员费中提取资金分配给电影制作人。
为了鼓励短剧创作,爱优腾芒与分账金额竞争。2021年8月,优酷升级短剧分账模式,S级分账收入单价提升至6元,一度成为行业分账短剧最高单价。根据《2020-2022年微短剧发展观察报告》,腾优芒三大长视频平台已公布微短剧分账数据超过1.5亿。
与爱优腾芒的B端玩法相比,抖音、快手除了平台分账外,还探索了直播带货、广告植入、内容付费等C端玩法。
直播带货是指人才通过出演短剧来塑造人的设计,吸引粉丝的注意力,最终通过直播带货完成商业实现。例如,“一个露”依靠扮演“这个男人有点冷”的女主角,快手增加了500万粉丝,成功转型为商品主播。据新快手数据工具新快统计,近30天“一个露”预计2415万元。
“一只露”的直播数据。图源:新快
广告植入是指短剧在制作初期与相关品牌达成合作,通过在短剧中植入品牌信息来赚取广告费。例如,抖音达人“姜十七”曾推出一部品牌定制短剧《不熟悉的恋人》,帮助品牌实现千万级拉新。
内容付费是指用户只有付费才能在平台账号和平台小程序上观看短剧的完整内容。以小程序短剧为例,2023年左右上线的男频剧《镇域明王》、女频剧《顾少隐婚罪妻》累计充值超过5000万元、1亿元,是小程序短剧首批现象级爆款。
目前,小程序短剧的商业实现最为强劲,平台短剧的品牌广告植入正在加速增长。
平台短剧的竞争也是制作能力的竞争。与新媒体行业不同,短剧高度依赖团队合作,专业门槛不低。
在这方面,爱优腾芒与国内各大影视制作公司合作多年,具有很大的先发优势。抖音和快手正在加快追赶:
一方面,充分调动机构、人才等平台创作者。通过“快手星芒计划”和“剧有引力计划”,快手和抖音不仅吸引了古麦嘉禾、银地等头部MCN机构进入短剧,还孵化了“一露”、“姜十七”等短剧专家。
一方面,积极建联各大影视制作公司。2023年12月,抖音发布了“星星计划”。今年1月,抖音还宣布与周星驰达成协议独家精品微短剧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运营“九五二七剧场”。
目前,“短剧精品化”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谁能不断提升制作能力,谁就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流量是平台短剧竞争的核心环节。平台在建立自己的应用程序的同时,为短剧开放流量入口、小程序,希望保留更多的短剧流量。
为了引导短剧,爱优腾芒已经在app首页开启了短剧的直接入口,
从左到右依次是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电视的App短剧首页
抖音和快手加速了短剧阵地的建设。除主站外,2023年5月,抖音推出了独立短剧App“红果免费短剧”。2023年12月,快手推出了独立短剧App“喜番”。
近日,抖音集团还发挥了“超级app工厂的传统不仅推出了短剧小程序“泡泡心选”,还推出了独立的短剧app“皮皮虾lite版”。
也正是在各大平台的努力下,短剧行业终于在2023年出现了“哦!皇后娘娘来工作”“无与伦比”“逃出大英博物馆”“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等等。
如果说2023年是短剧爆发的第一年,那么2024年可能是短剧玩家拉开身份的一年。平台正在磨刀霍霍,想吃短剧最大一块蛋糕。
为什么平台做短剧?
为了钱还是为了流量?
为什么平台们纷纷布局短剧?
最直接的原因是内容和流量。本质上,无论是抖快还是爱优腾芒,核心价值都是帮助用户Killl Time,至于是短视频还是长剧,还是短剧,差别不大。
快手开始做短剧,可能只是为了让老铁有更多有趣的内容可看,丰富快手站的创作生态。
事实证明,短剧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根据快手短剧生态大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快手短剧日均DAU达2.7亿,重度短剧用户(即每天观看10集以上的用户)达9400万。目前快手短剧创作者已超过13万,粉丝数量超过100万。
近日,抖音精品短剧负责人钱立立在公开演讲中透露,2023年抖音短剧付费用户增长3倍,日均播放量较2022年增长100%。
短剧可能会成为激活平台内容生态的新引擎,因为短视频和直播电商行业逐渐稳定,新的网络名人逐渐减少。
除了内容和流量,短剧也给平台带来了直接的好处。以小程序短剧为例,很多业内人士透露,小程序短剧的投流成本约占充值金额的90%,也就是说,一部充值超过1亿元的热门短剧,平台至少可以赚取9000万元的投流费。
根据Dataeye短剧数据,2024年巨型引擎投流规模将超过300亿元,腾讯广告将超过60亿元,其他媒体平台将超过40亿元。换句话说,平台可以从短剧行业赚取400亿元,而不是广告、充值、带货等收入。
更何况短剧专家只要还在平台生态中,无论是做品牌定制短剧,还是先涨粉再带货,平台都能赚到一系列费用,比如“通道费”。
很多短剧从业者都提到,短剧公司可能赚不到钱,但平台必须稳定盈利。据“DT商业观察”统计,从小程序短剧上下游产业的流水来看,超过80%的钱会被抖音和快手赚走。
客观上,短剧的爆火也能带动平台的其他业务板块,例如,付费短剧可以提高抖音钱包等平台支付工具的覆盖率,层出不穷的短剧小程序可以加速平台小程序的发展。
抖音的一些短剧小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短剧是一种比长剧更接近消费者的文化产品,但短剧代表了内容消费的未来吗?它能创造一个类似于电影和电视的工业生态系统吗?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传统的爱优腾芒平台,还是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短剧都不会错过可能的机会。
Copyright © 2013-2025 bacai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八彩云 版权所有 八彩云(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23517号
本站文章全部采集于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QQ:888798,本站域名代理为阿里云